欢迎您来到北京明向文化发展中心官方网站!
中文版 | English| 010-65797473     18511222947
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整合心理学—成功之道微信讲坛(一)

时间:2015-09-23 点击率:

    今天的主题是整合心理学。在讲整合心理学之前需要讲讲超个人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大概起源于美国的1960年代,也被俗称为第四思潮,也就是说在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之后的另一股心理学思潮。我给你们转发了四本书,实际上就两本书,是中英文对照。一本英文为 Psychotherapy andSpirit: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汉译为《超个人心理学》, 准确的翻译应该是《超个人心理疗法和灵性》,副标题应该叫做“超个人心理疗法的理论和实践”,这本书非常实用,是加州整合学院整合心理咨询系前主任Brant Cortright (布莱特·寇特莱特)教授1997年出版的。今年8月份192021号成功之道托我有幸邀请到这位教授,来给我们做整合心理咨询的工作坊。我要给他做翻译,大家要去听课的话,我们还真的可以见面,寇特莱特是这方面的大家,这个书汉语版去年刚出版,估计当当网,卓越网都可以买到。另一本我推荐的书是威尔伯2000年出版的Integral PsychologyConsciousnessspirit, psychology and therapy.汉语版2015年刚出版,名为《整合心理学:人类意识进化全景图》。假如你们买不到,我建议可以通过成功之道,跟出版社联系,以优惠价给你们,但是网上能够买到的话直接网上买就可以了,应该会更便宜点。


    那么回过头来先讲一下超个人心理学,它是第四思潮,在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之后,所以国内有些人把超个人心理学也翻译成后人本主义学。言外之意就是人本主义之后的思潮。因为罗杰斯和马斯洛两位人本主义大师,在他们的晚年都提到了灵性的东西,灵性的成分。他们讲人本主义讲的很好,绝对要无微不至的关怀,要倾听,要无条件的关怀,要最大程度实现人的潜能。可以说人本主义的精神在他们那里发展到了极致。他们隐隐约约提到,马斯洛后来明确提出还有灵性的成分,在自我实现,实现第五层需要之外,还有更高的灵性需求要实现,但是他没有展开来。发展灵性这个任务后来就落在了超个人心理学身上。“超个人”的英文 transpersonal有两个词素构成,trans personal. Trans这个前缀有 beyond(超越)和across(贯穿)的意思,所以transpersonal可译为超越个人的或者贯穿个人(身心灵)的。超个人心理学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以灵性为导向的心理学”,它把重点放在灵性关怀和实现上。之前的人本主义有很好的人本关怀,行为主义有很好的行为关怀,精神分析也做的非常好,对潜意识以及对你过往的经历有很好的关注。超个人心理学的关注更多的在常态意识、情感和行为之上,这种超越常态的意识就是精神的或灵性的东西,有时候我们讲不可思议或者一般人难以理解的这个层面。大家可能都了解冥想,坐禅,祷告,密宗,三轮七脉等,还有能量方面的开发,还包括我们的气功,太极,瑜伽,这些都属于灵性层面的关怀。


    有人问灵性跟心理学有什么区别呢?简单地、通俗地说,它们的区别在于:心理学还是比较关注常态意识,以常态意识能够捕捉到的、常态意识能理解和能感知到为准。那么超个人的灵性可能就需要经过专门特殊的训练才可以觉知和感受到,我觉得起码的区别就在这里。心理学不需要你经过专门的训练才可以去接受或感受这种存在,灵性就需要你专门的训练,坐禅,祈祷,内观,正念等专门训练之后,你才可能放下常规的思维进入开放的、广大的、微妙的体验。当你放下常规的思维,放下常规的认知情感的时候,你超越的灵性东西可能打开了。


    灵性打开的范围、宽度和广度要比常态的认知和情感要宽要深一点,至于宽多少深多少这个有很多的空间。你看威尔伯的超个人心理学的话(如《意识的光谱》),里面有很多层次,各个宗教灵修传统里面都有很多层次。比如佛教,菩萨有是个次第(从初地到十地菩萨),禅定有四禅八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然后再更高的层次: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处,这些都是越来越高深的境界了。我们现在不谈那么深,只是说灵性也是有不同层次的,脉轮也是一样,从海底轮到顶轮,都有不同层次。


    超个人心理学是以灵性为导向的心理学。整合心理学可以说在2000年左右才在超个人心理学那里分化或演变出来。威尔伯前期是超个人心理学里面非常著名的人物。他的第一本书叫《意识的光谱》,1977年出版的,那个时候超个人心理学非常流行,如日中天。他还写了不少书,包括《万物简史》,慢慢的他的范围越来越广,不仅仅是心理学和灵性灵修的整合了,他把哲学,智慧传统,人类学,自然科学,社会学都放进去了。后来他考虑整合心理学甚至是整个研究。今天我们不谈整合研究,就谈谈心理学整合。威尔伯自己办了一个学校,就叫整合研究院,一直都在自己研究院讲课。这位老师很少出去外面讲课。我们有幸请到寇特莱特,但是威尔伯本人很难请出来。


    威尔伯的理论里边整合更加广泛,他用五个环(巨巢)整合归纳了世界上的一切存有包括各大宗教及灵性传统。五个巨巢,第一层是物质,第二层生命,第三层心智,第四层灵魂,第五层灵性。他认为人类的身心灵和物质世界由五个巨巢组成。威尔伯又说,整合心理学除了五个巨巢物质,生命,心智,灵魂,灵性之外,还可以分四个象限,左上象限是我,个人的主体,内在个体。左下是我们,内在集体。右上是它,行为个体,外在客观的行为。右下是它们,外在集体、社会的行为。上边是个体,下边是集体,左边是主观,右边是客观。可能有点复杂,大家也不用太担心,主要是分享整合模式的大致思路。将来我们去给人家做咨询或者来分析自己的成长,看看哪个象限有什么问题需要弥补,需要积极发展。比如有些人可能个人行为、情感方面比较有问题,那左上象限需要多关注。人际关系搞不好,那左下象限(我们)需要更多积极关注。左下象限还是文化方面,比如他(她)深受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像父母在不远游。前些天有位来访者,她父亲年纪大了,母亲去世的比较早,她现哪儿都不敢去,跟她父亲可以说是相依为命。她认为她这样做很孝顺。她自己很少有夜生活,比如朋友同事一块儿吃饭看电影,她基本上不敢这么做,她必须回去照顾父亲,尽管她父亲也说没事。我就跟她说,你可以打电话跟你爸爸说,今天晚上我要跟同事去吃饭,看电影之类的,可以吗?实际上她父亲也能接受,但是她就是被局限住了,受文化观念制约太重,而她老公现在又在美国,将来回国后可能就在北京了,不回小城市了,她又开始纠结,该怎么办?所以我说,针对你这个问题,我们要好好谈谈这个界线,你跟你爸的界线是什么?你对你爸的义务是什么?有没有跟他进行有效沟通?在整合心理学中,她的问题终点应该放在左下象限,我们这个关系里面内在文化对他有一个怎么样的影响。


    右下象限是“它们”,指社会的。大家有没有分清社会和文化的区别,虽然我们经常在说社会与文化。西方人分的比较精细。我们现在是信息社会,以前是工业、农业、游牧社会等。每个社会的影响对个体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现在这个信息社会大家都知道,为什么现在可以用微信来讲课呢?信息社会对我们的冲击和影响又是什么呢?是不是我们现在有些问题就是因为这个技术的高度发展导致的呢?我们享受很多优越成果方便的同时我们也深受一些负面影响。现在我们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如此容易交流,使得我们一天到晚防不胜防的收到信息轰炸,每天都有很多很多信息在冲击、诱惑着我们,我们都没有时间来安宁地关注自己的生活。也许大家都很清楚,家里人吃饭都是边看手机边吃饭的,谈恋爱谈的比较熟了之后,也就是互相坐在对面看看微信而已。我们的情感方面,行为方面是不是都受影响了,这就是威尔伯整合里边讲的外在集体社会对我们的影响。假如问题出在右下象限,是外在社会。目前这个生活方式对我们造成的影响,我们不需要用精神分析来分析早年成长的经历了。我们更多的是需要看看当代这个信息社会对他造成的影响,包括网瘾、手机控等等,不一定要去找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看到他三岁的时候是不是留下了那个不安全感所以才要靠网络来找到一个安全的避风港。信息社会是最近才出现的,我们可以更多的从怎样合理使用这个信息上来调试。右上象限是它,更多的是大脑结构的分析。在威尔伯的理论里边,主要是大脑神经科学,个人认知、情感、行为怎样通过神经科学来理解。他把这个放在右上象限来分析。


    威尔伯最后要把五个巨巢和四个象限整合起来,这样更多的整合,就可以把前现代跟现代整合起来。这个巨巢和四个象限的整合图中,看看我们的问题在哪里?成长的焦点在哪里?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所以我们要做治疗,要成长的话,我们要看看这四个象限和五个维度(物质,生命,心智,灵魂和灵性)是不是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比较全面均衡的发展?哪个象限、哪个维度、哪个点相对比较滞后,就可以去做一个针对性的治疗和成长。整合心理学比较广,但也非常注重灵性。可以说,整合心理学从超个人心理学脱胎出来的。不过,它的整合不是我们一般人讲的,整合了人本主义,认知行为和精神分析等就算整合了。这也是整合,但是我们现在讲的这个整合心理学,必须整合更高层次的灵性或智慧!整合心理学学科广,很重视灵性层面的开发,如果没有达到灵性层面的开发,那个治疗还不属于我们讲的整合心理学。


    我们开发灵性的时候可能出现灵性呈现状态spiritual emergence)和灵性紧急状态 spiritual emergency)。比如有些人打坐,完了以后感觉非常轻松,能量非常充沛,精神非常清爽,这说明他(她)的灵性已经呈现了,但是呈现之后兴奋的睡不着觉,而且出现一些意象,听到一些声音,使得他(她)难以正常工作、生活和社交,这个就叫灵性紧急状态。还有人因为开发了灵性,就就擅自整天打坐、念佛、祷告,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或者不太在意工作,对家庭,亲密关系,亲子关系都淡化了,认为灵修比一切更重要,这个就叫灵性逃避(spiritual by-pass),因为他(她)把灵修当作借口来,忽视了他(她)在世俗社会、家庭应有的义务与职责。



问:朱老师,请教下"冥想、禅修、打坐、正念修行"这几个概念的区别?
答:打坐是一种姿势, 必须坐着佣工。冥想、禅修你可以坐着,也可以站着,也可以躺着修炼。冥想在我看来是比较散的、有许多画面导引。比如,大家现在可以想象一下:你来到一条小溪旁,有一艘小船在划,如此等等场景。禅修是比较传统的佛教方法和技术,有它自己的套路, 最常见的是从关注呼吸开始,当然也有很多其他法门,禅修里也有观想,叫做禅观。佛教里面观想法相和佛菩萨较多,也有观想太阳月亮的。禅宗里大多数禅修更多的是关注心里活动,所谓“看念头”,观察“起心动念”。正念是关注你当下现在的念头,现在的想法,现在的情感,关注它就可以,不需要做探索,跟关注“起心动念”一样。我认为正念是比较浅层的一种禅修,它更多是在动中进行。



问:灵性逃避和修行精进如何界定?
答:这是个非常专业的好问题。精进是佛教用语,意思是努力修行。我谈一下个人的一孔之见,跟大家一起探讨。区别似乎在于你有没有跟你的家人、朋友或者职场上的领导这些人沟通过,有没有一定程度上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我认为这是关键的。假如已经得到他(她)们的理解与支持了,甚至跟你一块儿做这件事了,你就一定可以精进了。假如说没有得到足够的理解,他(她)们一看到你在家里整天打坐、灵修,别的不做,那他(她)们可能就抱怨、抵制,那我觉得这就是有灵性逃避之嫌了。


的确,传统佛教修行到一定时候,有些教义(禅宗淡化之)要求修行者升起“出离心”(离欲望、离世间的态度)。如果“出世”精进是过渡性的,如果出世证果是为了入世行菩萨道,那么这种精进在更高层面上来说似乎不必过分在意家人的意见。但精进是否能化解潜意识里呈现的以往未了、未竟之事?这依然是个值得商榷的地方。



问:催眠之后醒过来了,醒过来以后不知道干什么?
答:催眠与禅修不同,但也有相似之处。我借用一个多月前在京分享的美国佛教导师康菲尔德写的一本书《狂喜之后洗衣服去》After the Ecstasy, the Laundry)。在禅宗里这类言传身教很多。比如,觉悟之后干什么?答曰:觉悟之后该吃粥就吃粥去,该洗衣服就洗衣服,该洗碗就洗碗。赵州禅师是我非常敬重的禅师之一。小和尚问赵州禅师:如何是道?如何是平常心?禅师说:你吃粥了吗?刚好是早斋时间,小和尚说:吃了啊!禅师回答说:吃完之后去洗碗就是了。觉悟之后就是干平常事,脚踏实地做本分情。那么你会说这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呢?你可能会说:没觉悟之前我也是吃完去洗碗,没衣服就去洗衣服呀。那不一样的,你觉悟了,醒来之后再去洗衣服、洗碗、再去走路、说话,你都是有觉知的。没有觉悟之前你做事情时,可能想的是别的事情,心是分裂的。你不可能踏踏实实,一心一意的做,你也没有那个气场。觉悟之后你去做事情,你会非常专注,全身心的做,欣赏性的做。所以一花一世界,看出去一切都是挺自然、真实的,因为世界跟你的心通了,你跟什么都连接在一起了,你进入了真如世界。



问:有个佛家师父说,心理学走到最后就是走进佛学,朱老师怎么看?


答:心理学关注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东西,研究怎么样让我们的世俗生活更顺畅,怎么样把我们的人际关系、个人情感、认知和职场工作最优化。我也经常组织禅修与心理学的成长小组。不少人世俗生活的标准似乎都满足了,觉得还不够的时候,那就得找灵性来禅修体验了。现在国际、国内许多大企业家都在尝试禅修。找佛门,找基督教或其他宗教灵修,寻求更高更宽广的生活意义和价值取向。我赞同宗教的灵性层面是高层的,它指向生命的最终意义。但是我不太赞同不学心理学就光修学宗教或灵性。因为那样有可能不知不觉地出现灵性优越感或灵性逃避。我看到不少人以宗教或灵性的名义忽略了这个世间他应该完成的工作与职责。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他(她)们可能真的不需要学习心理学。因为他(们)已经非常通达世俗的需求,无论职场工作、社会关系、家庭关系都处理得挺好。国内佛教界也一直有这样的说法:先学儒家做人,再学佛修禅。


总之,我觉得心理学还是可以提供更多的工具,它在中西整合的当代中国人际交往中非常有用。对国人来说,大多数时候界限不分明,不利于深入的沟通、交往和共事。就沟通而言,我觉得大部分国人还有蛮长的路要走。怎么样更平等、文明、有觉知地、设身处地的来沟通?这是否应该成为所有希望提升软实力的国人一起探索的问题?



问:冥想跟观想是不是同一回事?
答:很接近,大同小异吧。我觉得观想在佛家里面用的比较多,有它特定的意义,比如《观无量寿经》、想佛菩萨相。冥想的范围会更广一些,可以世俗也可以是其他宗教以及灵性的。



问:心理学是佛教的冰山一角,对不对?
答:我不太情愿这么讲,我觉得它们是两个不同体系,心理学与佛教最关键、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前者重在入世而后者重在出世。佛学的思想体系及修行的精进程度,心理学远远赶不上,这个必须承认。6月份美国超个人心理学最重要的代表之一斯坦·格罗夫和美国本土佛教最重要的导师杰克·康菲尔德都认为印度、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灵性优越于现代西方心理学。但是佛教基本上向内用功,对外交流的时候,如何落实到行为上还要向心理学借鉴习一些东西,比如前面提到的人际沟通。我现在就非常关注怎样沟通。有种方法叫“非暴力沟通”,其同名书《非暴力沟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被香港大学列位推荐的全球50本书之一。



问:朱老师,您好,观念是不是为了看到自己的念头,看到自己的模式,也就是看到建构的小我,而不跟着他跑,逐渐超越小我,与大我合一,谢谢!
答:你的见地蛮好啊。你问的这个“观念”似乎是一个动宾结构(观看念头)而不是名词。观看念头一定要静下心来,看看头脑里面出现了什么?不静下来不知道,一静下来发现什么念头都来了,乱七八糟像猴子一样东奔西跑、东一榔头西一棒,什么意象什么画面都来了。这都是念头,当你将你的注意力向内觉察的时候,你都清清楚楚,你让它来,来不迎去不送,你就像搬个小板凳坐在马路牙子那里看着,不要分析,不要搭讪,只需要觉知地观看那车水马龙,来来往往。念头及其背后的情绪需要释放,这些是小我、不是真实的你,真实的你是在观看背后那个深沉的不二境界,感觉到了那,你也就与大我连接了。



问:感觉自己醒过来,但是每次都要做一些冥想引导。而且保持当下的时间不太稳定。应该怎么做呢?
答:跟训练多少有关。假如你没有一定时间来打坐专门的训练、培养定力的话,在生活中时不时会跑掉,不在当下,没有坐禅就想要在生活中保持正念,困难还是挺大的。生活中也可以训练,比如洗碗,把每次洗碗都当作练习,全神贯注地洗,拿抹布,打开水龙头,冲洗,每一个动作都觉知它,一天下来三次,一周二十一次,一年几千次,这样可能就是一个方便的下手处,或许能逐渐改善你活在当下的不稳定性了。愿意试试看吗?



问:怎么区分灵性危机与抑郁症?
答:灵性危机有很多种呈现形式,可能是兴奋得睡不着觉了。能量突然冲出来了以至于他没法正常生活了。当然如果他能量卡住,所谓走火入魔了,也可能抑郁了。也有些人因能量卡住、不畅而呈现焦虑,比如练昆达里尼,能量卡在眉轮那里,这也是灵性危机。抑郁症是有很多指标的,DSM规定重症抑郁至少要满足九个指标里的五个,并且持续两周或以上。九条指标的第一是几乎每天的大多时间处于抑郁情绪状态;第二条是几乎每天的大多时间对一切事情提不起兴趣和乐趣。



问:念头和想法有什么区别?
答:念头是断断续续,零零碎碎,点点闪闪的。想法是成片的,一串一串有思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