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北京明向文化发展中心官方网站!
中文版 | English| 010-65797473     18511222947
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心新闻

《平常心:禅与精神分析》读后感分享集锦

时间:2020-07-28 点击率:

巴里·马吉德的《平常心:禅与精神分析》是安通模式师资课程班的第三本必读书。师资班的学员在朱彩方博士的指导下共读此书,并在zoom线上累计讨论了4次共10个小时。以下是朱博士和部分学员的读后感,与您分享。

 

 


1


互动互补谋整合

《平常心:禅与心理分析》读后印象

 

朱彩方

 

10多年前写博士论文时我就读过本书的英文版(Ordinary Mind: Exploring the Common Ground of Zen and Psychotherapy ),我还在博士论文中引用了一些。当时感觉此书不错主要因为我博士论文的题目有点相似:The Ordinary Mind in Chan/Zen Buddhism and Its Psychological Significance(禅宗的平常心及其心理学意义)。近两个月我跟安通模式师资班的十四位学员一起阅读了汉语版(一位学员读英文版)并隔周探讨、交流。这无疑刷新和增加了我对此书的一些印象。

 

我博士论文的前半部分是基于禅宗历史、禅修的解释学,后半部分则从现代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视角来理解平常心。两部分结构上清晰而不混杂。在前半部分中,根据禅修的经典和我个人的体验,我提出马祖道一禅师倡导的平常心可以分三个层次:不二平常心(无分别的本体境界)、正念平常心(随时觉察身心活动)、世俗平常心(看开点、别太在意纠结之类的心理)。下面我就趁热打铁说说我读此书后的一些具体印象。

 

印象1:

 

巴里·马吉德(Barry Magid)先生是一位地道的美国人,精神分析师,也是一位禅修老师。他的禅宗老师是一位美国女士Charlotte Joko Beck(夏洛特·净香·贝克)。因为贝克的禅师是日本人,所以日本禅师给她一个法名叫净香。从马吉德的描述来看,他师承的是日本曹洞宗,禅宗里比较温内敛和细腻的一派。常言道:临济将军,曹洞士民。临济宗犹如将军那样骏烈,棒喝是家常便饭;曹洞宗如士兵百姓,经常是和风细雨。

 

《平常心:禅与心理分析》 (以下简称《平常心》)共十三章,基本上每章都把禅宗和精神分析揉在一起对照着阐述、分析。这是马吉德的风格,跟我上面提到的博士论文风格显然不同。马吉德在绪论里坦言道:要以精神分析的视角来解读禅修。他讲的精神分析主要指自体心理学和主体间性。当然他也时常还是要提及弗洛伊德(经典)的精神分析。马先生进一步开宗明义地阐述道:我希望证明,可以在一种概念上统一的自我(self)及实践体系下,来理解禅宗和精神分析。确实,作为一种“整合的象征”,我相信这样做是合适的:这本书中我将通篇使用“修炼”(practice)一词来囊括在精神分析和禅修两者中所发生的事情。无论是跟随精神分析师还是跟随禅师、无论是在心理治疗沙发上或是在坐垫上,在根本上我们都是在修炼对“当下时刻展开的心念和感受”的“注意”和“觉知”活动。当我们坐着冥想或是与分析师会谈时,如果我们能发展一种通用语言来描述那种“展开”的蕴意,我们就可以评估这两种修炼之间的利弊了(页5)。

 

马吉德是如何在精神分析中和禅宗里用通用的语言构建一个统一的自我概念的呢?我们先来看看马吉德对自体心理学中自体(self)的定义:

· 自体是个体和他的自体客体世界的联合或互相作用。。。通过自体客体的概述科胡特把经典精分孤立的、自发的自体融入到特定的环境之中,转变为一个与其背景互相联系的自体。。。接近佛教中因缘共生的“自我”思想。。。这个思想在主体间性理论中进一步得到发展(页16)

· 自体是由人主观需要的关注、价值、意义、抱负、理想、自尊和情感依恋等因素组成的;而不是被普遍的生物学的先天驱力、幻想及心理内部冲突所控制。

· “自体”并非存在于个体内部的独立的、固定的实体,而是在永恒变化的自体客体或主体间领域内关系的建构(页17)。

 

 

印象2:

 

在第八章“恒常性”里,马吉德对南泉斩猫公案的解读再现了他落地的功夫与风格。公案大意是:唐朝南泉普愿禅师因为寺院内东西两堂僧人争执一只猫而对他们说,“大众道得即救,道不得即斩却也”。众僧无对,南泉就斩了。晚上,徒弟赵州从谂(sheng3)回寺院时师父照样说了一遍。赵州禅师听完后,二话不说,脱下鞋子按在头上就出去。师父说,“你当时要在场的话,猫就有救了”。马吉德认为东西两堂争执猫的原因是该不该在寺院养猫,这个解读还真新鲜,未见前人提过。不过他对公案核心的解读还是非常在行的:“赵州则告诉我们在没有什么想法的时候应该做出的反应。只是清空我们头脑中的二元对立观念还不够,我们必须有所行动”(页74)。清空破执、随意行动。我在“禅宗解释学:以《碧岩录》公案为例”(2011, Asian Philosophy, Volume 21 Number 4)一文中试图描述禅宗公案的内在逻辑:“安住于初心并随意地任运、方便施设”。

 

 

印象3:

 

第九章“转变”中马吉德提到自体心理学经历了认同“恰到好处的挫折”(optimal frustration)到认同“恰到好处的回应”(optimal responsiveness)的转变。他认为禅宗的教学风格是前者,习惯于给学生设置障、考验弟子。最后他巧妙机智地整合道:“恰到好处的回应或许应该是不时设置困难来挑战和打破个体旧有的组织模式” 。心理咨询中一说挑战,估计人们比较容易想起认知行为疗法中的面质,挑战来访者非理性的思维。至于禅宗教学中怎样的挑战才算是恰到好处呢?今年4月底我在给清华禅学社的一次网络讲座中提到了一个当代禅师棒喝在家学生的例子,学生还认为有启发有受用,但一般人大多会觉得这种挑战的方式有些过分。如果说临济宗、云门宗骏烈的棒喝对当代心理工作者太过分了的话,或许曹洞宗和风细雨般的诘问或挑战可以被视为给来访者“恰到好处的挫折”甚至是“恰到好处的回应”。


印象4:


   第九章末尾马吉德没有提供传统的禅宗公案,而是提供了一个非常接地气的生活案例,起名为“Sitting with Sam”(与萨姆共修)。他絮叨了自己作为禅修老师的父亲抚育儿子三个月的心得体会。主流社会的美国男士一起跟太太分担照看孩子和家务不是什么新鲜事。我看到这个案例时自己的儿子朱理安刚好也是三个月,我也分担一些照看孩子和做点家务的工作。但真正让我思考乃至学习的有两点:(1)马吉德夫妇平时自己照看孩子萨姆,周末可能交给更有经验的保姆照看。跟主流美国夫妇一样,马吉德夫妇没有叫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来帮助照看孩子,家庭关系的动力因此保持在相对稳定的局面。我也曾经考虑过这个方案,但绝不是头三个月。即使孩子一岁后实施,我们夫妻两人也不知能否正真胜任,但马吉德先生说法至少鼓舞了我。(2)萨姆啼哭不止,又找不出什么原因无计可施时,马吉德爸爸的做法是:把萨姆抱在怀里,任他哭;“有时我不应该试图安慰他或阻止他哭,而应该只是抱着他,让他度过他经历的那个时刻”(84页);“萨姆最终会安静下来,并恬然入睡,有时是短短的几分钟,有时会等到深夜。无论怎样,我们曾一起度过那一夜” (85页)。读到这里、写到这里我很感慨,赞叹马爸,赞叹我太太,赞叹所有耐心抚育婴幼儿的人们。难怪马爸和太太一直认为:萨姆是马吉德的禅师。写到这里,我也好奇:标榜修行的人们是否也有意愿来试试带孩共修呢?这个提问当然也适应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的成长修炼。

 


印象5:


12章 One Practice or Two (独参与群修)讲到了“躺椅与坐垫”的对比。这是“玛丽的个案”中最后的部分,但奇怪的是英文版没有前面的玛丽的案例。现在我把作者“躺椅与坐垫”的对比归纳如下:

 1、相同点

 

· 心理机制:均是降低防御

· 心理结果:都是促进压抑的情感和意识呈现,达到释怀、自在的结果


 2、相异点:

· 途径不同

经典精神分析中病人躺在躺椅上自由联想、说出来所有浮现的感想、啊哈效应、释怀
     禅修者坐着观察感受、思绪的呈现与流动、不执取、自在      

· 洞见不同

     精神分析不论哪个流派都把解释看做是提供来访者一种“新的看待事物的方式”

· 禅宗的洞见:放弃看待事物的旧的方法,清新的顿悟随即而来(116页)。这里马吉德的理解有点保守。禅宗的洞见其实不是旧的而是所有的自我中心的认知都得放弃,至少在洞见闪现的当下。

 


3、从人本主义或当代精分(自体、主体间、关系理论)视角看,躺椅和坐垫至少初期都不利于“那些长期以来感到被忽视、被误解和被孤立的来访者”。在治疗或修禅前与来访者或学生“建立温暖、共情和有回应的关系是更为明智的选择”(118页)。这一点跟《超个人心理学》作者寇特莱特的观点一致。顺着这个思绪,我再补充一点:坐垫上呈现的情绪和思绪如果下座后不做任何的分析和处理,可能会在生活中导致灵性逃避现象。

 


印象6:


精分与禅宗整合的挑战与成果:有些同行担心两者并用可能会导致角色、边界、沟通方式等诸多的混淆。寇特莱特也提出过相似的困难。但马吉德以玛丽个案来说明整合的可能与可行。我本人10多年来也一直在探索心理咨询与禅修的整合,如今以安通模式的形式呈现。我用安通模式既有个体咨询又有伴侣咨询成功的案例,一般都在十二次左右。当今流行的正念认知、接纳承诺、辩证行为等疗法都可视为正念禅修与心理治疗精妙而有效的成功整合。整合取向是个潮流。需要注意的是以科学心理学为标榜的整合取向不同于威尔伯式的整合取向。前者排除灵性,后者置灵性于各种发展线的最高端。威尔伯把灵性定义为:

 

1.灵性是指任何发展线的最高层次:是任何发展线的超个人、超理性、后-后习俗的层次

2.灵性是指各种发展线最高层次的总和

3.灵性自身就是一条独立的发展线

4.灵性是你能够在任何阶段具备的态度(比如开放性、爱、流动)

5.灵性本质上是指高峰体验,而非阶段. Spirituality basically involves peak experiences, not stages. (威尔伯,《整合心理学》,页156;英文版Integral Psychology,p.129)


最后,我注意到几个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是对赵州公案的解读。

n  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n  

赵州:无

马吉德解读:“无” 即是 “没有” (literally meaning “no”)。此处值得商榷。一般禅宗祖师把“无”理解为对提问方式的否定,即那是个误导人的伪命题,所以赵州禅师勉强说个“无”来否定提问。其次是个翻译或文化问题。汉语中禅师是出家僧人中专修禅宗的法师。英文中Zen teacher很可能是作者马吉德那样在家的禅修老师。

 

 


2

平常心是道

--《禅与精神分析》读后感
房芬芬

 

在读这本书之前,“禅”对我来说是一个有些距离,又有些晦涩难懂,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现在即便通读了这本书,也依然是迷迷糊糊,似懂非懂,但好在距离似乎近了些,禅的面纱被这本书揭开了一层。相比禅,我与精神分析更近一点,日常的临床工作,以动力学的方式为主。这本书的作者马吉德,同时作为精神分析师和禅修指导老师,并已亲自在这条相互交织的道路上行进了25年,这本书即是作者经验及领悟的精华呈现。


作者把禅修分为“自下而上”及“自上而下”的两种方式。“自下而上”,“just sitting”,来自曹洞宗的传承。我们通过打坐的方式修行,修行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学习如何与我们不愿接受的身体感觉,情绪,念头共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如果把“自下而上”的禅修,视为“勤拂拭”的过程,那么精神分析,则可助其一臂之力,让这个拂拭的过程更加清明。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在六祖慧能眼里,已然无尘可扫。连菩提树和明镜台都非实存,哪还落得了尘埃呢?你要非在这“尘埃”里纠缠不清,“自上而下”的方式就派上用场了。“自上而下”的修法,传统观点认为它是临济宗参禅的主要方式,即要求参禅者集中意念,专注于话头及公案,由此获得洞察,“自上而下”,瞬间明了。这个方式厉害,但也容易落入陷阱。比如某个时刻,我们有了一些高峰体验,便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开悟”了,从此便可彻底解脱于人间烦恼。其实这哪里是开悟,只不过是一瞬间的领悟,回归日常生活,依旧接二连三地触礁。人间烦恼就在眼前,我是装作看不到,以“开悟”为防御,还是对自己诚实一些,且承认自己不过是一个有局限的普通人罢了。爱恨情仇,一样不少,只不过现在有了禅修和精神分析这样的工具,可以助我增强觉察,更加坦然面对生活。


所谓“悟后起修”,便是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更为踏实、落地的方式。生命就像一条河流,遇到阻碍是常态,绕过或冲开,生命本身不会停止流动,更不会在获得领悟后就一直保持平静。树叶洒落,扫干净,又洒落,再扫干净,循环往复,如此而已。


我们修来修去,分析来分析去,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是为了达到某种境界,那么,谁又说得清那境界到底是什么?有可能达到还是只能无限接近?达到之后又会如何?这些问题,大概是我们普通人绞尽脑汁也难有满意答案的。与其想破脑袋,倒不如回归日常生活。保持一颗平常心:饥来则食困则眠;与身边人好好相处,力求做好为人的本分;如有余力,也为社会尽些绵薄之力。至于境界不境界,先放一边去吧。


这平常心,听来简单,却不易做。做不到的时候,也要接纳,了知自己生而为人的局限。这平常心,并非头脑中的概念,它是对生活的直面,是我们的本心对每一个当下的回应。平常心是道。道原本就在脚下,生活亦不在别处,只在此时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