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北京明向文化发展中心官方网站!
中文版 | English| 010-65797473     18511222947
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心新闻

众人说“共情”

时间:2018-07-24 点击率:


导言


        前天(7月20日)“安住与沟通”微信群成员关于”共情“的话题,做了近3个小时的讨论,主题可归纳为 “共情与引领”。不少群员陆续加入这场颇有意义的多边沟通。


征得各位参与沟通的群友的同意,我们把这次讨论呈现给群外的读者,欢迎群外读者就此话题继续进行探讨。作为“安住与沟通群”的群主,我在此感谢各位对话者。由于长度的限制,编辑酌情删除了少量的中间对话,敬请谅解


—朱彩方 




彦彬

自己需要先多觉察自己,多理解自己吧?

自己不理解自己的话,不能期望别人会理解自己


庄艳

@王彦彬  自己是否理解自己自己知道,能否理解别人要观察和澄清了,就像咨询中是否理解到别人一样,需要通过观察、澄清、核对,还有自己的心灵感受来综合判断!


陈瑶

究竟上说,没有一个被理解的对象和能理解的咨询师, 在来访者表达的同时,咨询师就是来访者,这两者是合一的。只有这种状态下,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


庄艳

这种状态很理想化哦,比较难达到,一般来说,有一点理解,再慢慢深入就好了。夫妻长期生活也未必完全理解呢,给一点时间,允许不完美的理解。


陈瑶

我的意思是在共情的过程中,咨询师一定是忘我的。如果咨询师还有一个主观的意识 逻辑 思维在不断的分析判断,这会让其远离当下的真实情况。


庄艳

@陈瑶 ,理解了。


个人理解,“共情”,是技术的一种,背后的“道”是“空性”。道、术合一,是我们不断精进的目标之一。“真正的理解”,是理想化状态。基本不存在。能部分理解,深入理解,就不错了。


皮珺

我觉得这样的共情最基本的就是对咨询师个人成长要求会特别高…人本主义取向应该好些,走动力学精分的话会对移情和反移情处理能力要求很高吧。


李世红

我的体验是:要提高共情能力,先需要打开自己,各方面的全方位的打开自己,接受很多新的东西。已经改为以及。我用近一年的时间,参加北京706青年的各种形式的活动,对于青年人的折腾,想法、做法有了感觉,认识,已经一定程度的认同。然后我对于我儿子的各种折腾就非常容易接受并站在他的角色和他一起成长啦!


庄艳

像变色龙一样去融入。


于生凯

对自身角色固着较少,会有助于这种融入。


庄艳

没错,像变色龙一样去融入,房子啊角色和身份,回归一个人,然后就有更多可能!


马信诚

例如,三国演义中的魯肅沒有天文知识,知识缺憾令他无法像孔明一样共情周瑜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困境心病。

也如貓狗对人类的情緒变化觉察很敏锐,但主人因失恋,还是欠债一千万难过是无法准确共情的。

悲智双运,情知並行。


王英春

说的好~还是得有丰富的经验!厉害!


白云

也如帽柜对人类的情绪变化觉察很敏锐,但主人因失恋,还是欠债一千万难过是无法准确共情的。沟通障碍大多来自认知障碍。


金毅

@马信诚 感谢您举的例子,让我很有一种复杂的感觉。就像如果我们对灾区伤员做心理咨询的话,别人无法接受咨询师说“我很能/非常/完全理解你”的说法,因为并不是每个咨询师都是失去亲人、断掉手脚的。所以说,准确的共情几乎是一个神话,要追求完美的共情更是一种误区。


马诚信

@金毅 是的呀。越经历事多的人,越对「我完全理解你」这句话谨慎。

 无时无刻百分百准确共情是神话,相对准确共情是可能的。可幸的是,我们並不需要絕对共情來生活和作咨询,能相对准确共情已能做很多事了。


金毅

@马诚信 大赞!

张书华

@马信诚 哈哈!关于狗和猫的例子实在是太棒了!


王英春

共情的过程其实就很好了吧,尝试着去理解对方,靠近对方,一下子打到穴上,有时候也是很惊吓的


朱彩方

很有意义的话题和探讨。共情、共情失误、共情修复是一整套。咨询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去表达共情并核实(嗯,重复、澄清、提问、静默)。虽然情感按认知行为说法是受认知影响,我认为共情 empathy“共”的还是“情”为主。共情是否到位按罗杰斯说最主要看来访者的反馈。如果反馈表示咨询师共情失误,就需要修复。昨天我给15岁的初三休学学生共情时就有2次失误,失误修复后可以继续共情,不影响咨访关系的建立和继续的探索。


王英春

赞同!共情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过程。


朱彩方

不断共情,不断验证,不断修复,加深咨访信任,不断深入探索。疗愈在这个过程中呈现。


陈瑶

失误是指的?共了一段时间发现在不同的路上么?


朱彩方

对的。一段时间里或许需要许多个大大小小的共情,怎么可能只有一个呢?来访者在1小时的情感是不断流动变化的,所以咨询师的共情也在不断跟随,但咨询师可以有所侧重的共情。


房芬芬

我感觉在日常生活中对家人的共情更难。


朱彩方

@房芬芬 是的,同意。因为家庭里没有这样设置和氛围。


邱贵江

共情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试错也是一个开放的特征。

允许有对来访者的未知,无知。最怕的就是“我觉得你是……,怎么不是,你就是这样子嘛。

某种意义上也是有科学精神的体现,现代科学承认自己的无知,不认为有什么事神圣不可更改的,如果有新发现证据足够,允许更新,接受更新。


于忠东

我的意思是在共情的过程中,咨询师一定是忘我的。如果咨询师还有一个主观的意识 逻辑 思维在不断的分析判断,这会让其远离当下的真实情况。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就是共情过程中是否有“脑”参与,是否有认知过程的阶段,或者说是‘情感“与”认知“的互动?


是否第一阶段会是”情感“链接,然后如果能有”认知“层面的互动就会更加,但”认知过程的互动“是很危险的,很容易导致咨询师(教练)与来访者的冲突。


邱贵江

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点,甚至就在此时此刻,用细微的觉察去体会,都是相续变化的过程,随着经验的增加,会减少共情的出错的几率,但完全消除是几乎不可能的。重要的不是一点都不犯错,而是还能修复回来的能力。


王英春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忘我”这个说法,我觉得容易导致误会啊,咨询师当然是要全然关注来访者,但同时咨询师还有内部的另一条线,会不断的进行认知的整合的,因为咨询师是要以协助来访者处理问题为目标的。


胡斌

@于忠东  “共情”一个比喻,叫一条腿在岸上,按上一条腿在船上!完全忘我,这是在听故事


于忠东

@陈瑶 期待您的分享。谢谢@王英春@邱贵江


陈瑶

共情如果重点不在情上,完全可以翻译为共理共思.....共是从咨询师出发的,从我出发,共的是“我”的对境。共情的最高境界必定是“我”与来访者的合一,最后没有一个被共的来访者,也没有正在共情的咨询师。忘我并不是指追随着来访者的叙述并执着在上面,而是类似“观”一样全然开放六根。 如果一脚船上一脚岸上,哪边风景更好?哪边都得到的是不完整的风景。 认知的分析和加入完全可以在共情告一段落时再进行,否则怎么会出现朱老师说的共情错误,你应该分分钟就知道自己共错了方向了。因为共情时就是共情,所以回过头来发现有问题,再讨论方向的调整。


于忠东

@陈瑶


教练技术的规则:

1、不提建议

2、原则是只发问,并且是开放性的问题

我的理解这样是一种“讨巧的”方式,避开了与来访者冲突的可能。

按照这个理解,咨询师的提问如果没有认知过程的介入,那么那些提问是如何形成的?


胡斌

咨询的共情指的是感同身受,也有译为同理心。似乎没有那么复杂。

没有对自我的认同,如何与世界连接?无我无他是一种境界,何来?何解?


陈瑶

你心中的念头如何形成的? 是你要念头出来吗? 不是的,念头和问题出来之前你并不知道他们在哪里。 抱歉,我在这里的讨论的视角偏向于出世间。也许不符合大多数咨询师认同的临床咨询规范和步骤。你们继续


皮珺

我的感觉是,可能“忘我”这个词好像引起了大家一些不太一样的理解。

我的理解是,陈瑶说的全盘共情并非盲目而没有界限的,而是带着觉察的全然跟随,觉察的是清晰的知道当下在发生什么,但并不急于在当下就做点什么。

在咨询过程中特别是我最早的时候,好像会有个过程就是好不容易进入共情状态了,来访者开始能够放松了,有些东西出来了,结果我一旦捕捉到了点“我认为重要或者曾经看过的知识点”,就容易离开共情状态,痒痒的想干点儿啥。后来明白可能和我自己的自恋和焦虑有关。

实际上咨询的设置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开始”和“结束”,所以在咨询过程中把这自己和这段时间“全然”交给来访者,是可以尝试的吧。


赵志丹

@陈瑶 三轮体空的”共情“之解读,非常有启发。谢谢你


樊瑞娟

@皮珺感觉@陈瑶 所说的只有到了修行境界很高大道物我两忘才能实现,不过是方向,罗杰斯或许能做到。


朱彩方

看了陈瑶的共情法我立刻感觉她是自己在坐禅,或者自共情。来访者是否感到被共情到了?我们压根不知道,她也没有提。这种做法其实也是挺自恋的。好在她后面意识到这种“出世”的自共情用在心理治疗里很可能要“出事”的。当然也不排除咨询师自己坐禅,"三轮体空”对来访者却不问不闻,来访者或许也醒悟或疗愈。但这类案例似乎还没怎么见过,概率估计不会高,但在禅堂或寺院更被认可......


心理咨询讲的共情除了 “感同身受”外,需要咨询师随时跟来访者有眼神接触的。


谢庭渊

老师,我很好奇,能请您指点一下吗?为什么这种禅修中的自共情会出事?


朱彩方

随时需要跟来访者沟通确认的,是来访者中心,不是咨询师中心。@谢庭渊 如果来访者说“我没觉得你共情到我了呀”,那不是你咨询师自己陶醉吗?咨询室里咨询师自己陶醉就是“出事”了。


谢庭渊

修行的人,是不是有个修行的壳也要打破?


朱彩方

我们“安住与沟通”一直讲“安住”或修行主要是修自己;不一定自然会跟别人有连接,所以专门要修人际“沟通”,而共情是 人际沟通的秘诀之一。

许多修行的人以为自己是这样了,人家也会像我这样。


谢庭渊

嗯嗯,明白了。


严峻

沟通能帮助我更多的认识我自己。无论沟通中出现开心还是不开心。都提供反馈。


于忠东


@朱彩方_北京 

我们“安住与沟通”一直讲“安住”或修行主要是修自己;不一定自然会跟别人有连接,所以专门要修人际“沟通”,而共情是 人际沟通的秘诀之一。看了上面的讨论和朱老师这个回应,更加理解了朱老师提出的“安住+沟通”理念,也更加理解了朱老师说的禅修的人需要提升对外沟通能力。

朱老师自己是真正的修行者,又提出了这个模式需要突破的方向,如此发展下去必成大家。感谢群内诸位的分享、指点。


陈瑶

所以这就是根本上不同的认知。 当我前面的文字被贴上“自共情”和“自恋”标签的时候,我体会到的是某种贬低和批评的味道,然而,这正好说明了 共情只是共的你眼中的那个“来访者”,是你心里所认识的那个来访者。   当然,我并非指没有互动和沟通的共情,这种互动与沟通是顺应当下的情景,而不是建立在头脑分析推理的过程中。


于忠东

@陈瑶 共情的最高境界必定是”我“与来访者的合一,最后没有一个被共的来访者,也没有正在共情的咨询师。


王英春

不知道为什么同学发问会强调合一,其实在我的经验里,咨询是提供一个场,让来访者在这个场里可以自由的反观自己,而咨询师会步步协助其确认,这个合一的感觉,其实会让我觉得怪怪的。好像不是在咨询。


朱彩方

@陈瑶 看到你的回应,我感受到你的不快、郁闷,因为你不希望被贴标签,对吗?现在我试着共情你。抱歉,前面那段我并未有共情你的意念。


@王英春 同意你的看法。这就是我试着要传达的意思,可能用力大了点。当然我们这个群 鼓励禅修、灵修与心理学的互动、取长补短。


陈瑶

谢谢朱老师回应。个人认为共情不是一项技术或技巧,以技巧来共情根本上是某种防御或诱导。皮君的理解也许更接近我想表达的意思。


于忠东

我理解@陈瑶 提出的合一是一种极致的”抱持“,但是咨询师会不会需要在合一的同时进行”引领“?至少我做的教练和行动学习是非常强调这样的提问带领的启发的。如果只是合一,那么跟一起共修有什么区别?


陈瑶

@于忠东|北京 咨询关系中一定是咨询师引领来访者吗? 罗杰斯本人也有描述到他让来访者来引领咨询过程。


朱彩方

禅修或其他灵修中合一是高层的体验或境界。但心里咨询中的共情我也不认为适合用“合一”“无我”这类概念,因为心理咨询中的共情是有咨询师和来访者界限的。


陈瑶

咨询师是否一定占据了咨询关系的制高点?


于忠东

@陈瑶 好问题。至少到目前我是这样理解的,当然咨询师的引领简历在对来访者需求的理解和确认上。


王英春

我赞同说共情不能是某种技术,共情的时候,咨询师其实是以自己在工作的,并非某种技能。关于引领这件事,罗杰斯说的让来访者引领,我觉得只说了一半。

他在做的过程中,其实还是可以看到他的方向的,但这个方向,是有点抽象和不好清晰的讲出来的,并且他又没有理论。


朱彩方

共情更像是一种开放的、好奇的理解来访者的心态,需要跟来访者不断沟通和验证。


于忠东

一个意象刚才出来了:两个人在有波浪的海上的一条船上,来访者是可以随意打滚呼喊的,咨询师呢?


陈瑶

很棒的画面


朱彩方

关于罗杰斯引导(指导)还是不指导来访者,一般认为他是公开主张“不指导”(非指导),但这个观点也遭到了许多的质疑。到了中后期罗杰斯的个案中显示出比较明显的“指导性”。


于忠东

@陈瑶 上海 你刚才提出的那个问题

”咨询关系中一定是咨询师引领来访者吗“对我是一个很有帮助的提醒,我今后要注意觉察这方面。我的主导可能确实需要放下部分。但是目前我的看法是我还需要保留部分。

谢谢


朱彩方

我比较认同他的指导性很隐蔽


于忠东

在”共情“中的”引领”,在随波荡漾中的航行,目标点:来访者的成长



天海

即便是让来访者引导,也是咨询师引导下的结果,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咨询师主控的,我认为。


王英春

说是咨询师主控的,那我还是不赞同了,咨询师可以协助其调整到正确的方向的,但具体怎么走,上山几条路,每个人选的路都是不同的,包括会不会赖着不走,这些咨询师就决定不了了;甚至有时候咨询师其实是协助不了的。

主角不愿意动,协助的人干瞪眼。


于忠东

动力来源于来访者我完全赞同。

咨询师只是个催化师,启发者。

所以关注来访者的情绪、后面的动力非常关键。


天海

如果有意愿来咨询,就说明他是想动的呀。

咨询师更像一个隐形的主角。


朱彩方

我最近的来访者(15岁休学的初中生)是她妈妈带着来的。来访者本人说无所谓,所以动力不强,但也不是一点都没有。第一次我基本上是以人本主义共情倾听和回应为主,以建立关系。第二次我发觉来访者对认知(讲道理、知识)比较有兴趣,所以增加了认知疗法的分量。认知疗法比人本疗法具有明显的引导性。但我还是多用苏格拉底式的提问跟她沟通,令她投入。


所以,一个个案中很难一味地“共情”不引导,也很难一味的指导而不共情。


——对话整理于安住与沟通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