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北京明向文化发展中心官方网站!
中文版 | English| 010-65797473     18511222947
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中国传统文化与后现代心理应用

时间:2016-02-02 点击率:

    2月7-8日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举办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后现代心理应用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前后的5日、6日和9日分别举办了为期一天的工作坊:合作取向治疗(主讲:Saliha Bava;助理:曾海波)、叙事心理治疗(主讲:吴熙绢;助理:史占彪)、Acceptance and Committment Therapy or ACT 接纳与承诺疗法 (Kenneth Fung;助理:祝卓宏).

    7-8日的研讨会的形式有三:全会场的主题报告(共7个);嘉宾论坛(3场);专题分论坛(4个专场)。主题报告集中在7号上午和下午前期。 

嘉宾论坛散布在7日下午和8日下午。三场的主题分别为

1.学术发展:后现代视野下的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主持:史占彪)

2.东西方对话:后现代与传统文化的相遇 (主持:张建新、方新)

3.趋势与展望:后现代心理学的现代社会应用 (主持:赵然,刘正奎)

    在第2场论坛间,我试图表达这样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很容易搭上后现代的车,被套上后现代的“光环”,因为西方的后现代思想推崇中国(东方)文化中的相对性、不确定性、非理性。但是,如果国人因此兴奋、自豪而不去补上理性、清晰的“现代”这一课,那么我们虽然可以继续沉湎于 “优越感”和“舒服区”,但终究不见成长,终究落在梁漱溟先生所说的中国文化“早熟”的窠臼里。“早熟”就是过早的“超越了”。从发展心理学来讲,我们国民人格的养成似乎从童年期直接跳到了壮年乃至老年。在坐忘、天人合一、无我、无常等“最高”生命境界的感召下,我们有意无意的忽视了这样一个心理学规律:人生前期(至少青年期前)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建立比较稳定的个人情感、认知系统(Schema)。也就是,在“我”的人格还没确立、成熟前(孔子“三十而立”是否也有人格确立的意思?),我们常常被要求“放下”,结果发展出了疑似“边缘人格”的特征(美国人自嘲Ta们貌似具有“自恋人格”特征)。我的言论遭到朱建军的强烈反对。他认为中国根本不需要跟随西方,中国人应该从自己的文化中开出自己的心理学。龚鹏程认为梁漱溟讲中国文化太笼统,现在我们可以讲得更准确、精细。主持人张建新说甲午海战以及整个近代中国被西方文明和技术打败了这是个事实。这个西方文明确切地说是指西方现代文明。另一主持人方新用一个对徒弟严格要求的高僧与推动正念减压疗法的美国教授卡巴金(Jon Cabbot-Zinn)做了个比喻。方新似乎是在说传统国学和修养是阳春白雪、不易成就;而经过了西方可操作、可实证的改良后,禅佛(正念、内观)则迅速成为西方心理修为容易接受的“快餐”。

    五六年前我在美国读博时看到一份统计资料(好像是威尔伯 Ken Wilber 写的),说美国当时大概有25%的人标榜自己为后现代,45%标榜现代,20%为传统。我绝对不是反对后现代及后现代心理疗法(我挺欣赏其中的某些成分),我也不知有多少国人比较清楚和共情后现代及其疗法,我只是希望提醒下:我们跳过的“现代化”这一课是否已经补上了或者补得差不多了?的确,我们的科学、技术等4个现代化在国家或宏观层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人文、社会(心理学基本上归属社会科学)、政治领域是同步了?是否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我们在以人为本、尊重个性隐私、实践民主平等这些基本的现代理念方面是否已经做得足够好了?我们在倡导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的同时该如何先构建、培育稳定、健康的人格然后在成年之后逐渐淡化“自我”乃至体现“无我”?Jack Engler的一篇文章干脆命名为: Being Somebody Before Being Nobody.作为个人的精神、灵性修为(出世间法),我们的确可以随时随地“顿悟”“顿超”,但作为一个家庭、单位、社会的成员我们还得不离世间法,“在尽责中求满足”(净慧法师生活禅语)。太虚大师倡导人生佛教,指出:“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佛也成,是名真现实”。“完成在人格”,这是人生佛教的中心构建,何尝不是心理学上的中心构建呢?

8日上午的4个分论坛会场是:

1. 中国传统文化

2. 焦点解决(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or SFBT)

3. 叙事疗法与合作取向(Collaborative Approach)

4. 系统排列与催眠技术

不知组织者是处于何种该考虑我题为“禅修心理整合疗法”的报告被归在第4分会场。据心理所的工作人员说,4个分会场中第4会场最火爆。同场的其他4位所做的报告是;

与道同行:后现代视野下的系统排列在中国文化背景中的思考与实践 (石明全)

系同排列安全性与冥想应用 (Martin Hell)

催眠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方新)

老、庄、孔、孟、禅与心理学 (谢宇峰)

禅修心理整合疗法

•    加州整合学院(CIIS)中国项目主任

•    朱彩方  博士

讲演大纲

1. 禅修心理整合疗法的基本理念与技术

2. 禅修与心理疗法各自的主要特点

3. 禅修与心理学的互补

4. 禅修心理整合疗法的运行模式和目标

5. 案例

6. 体验

•    佛教的生命关怀和心灵治疗

赖贤宗(2009)在《佛教诠释学》中说:“照西方的意义治疗学和诠释学的治疗学的成果,以建立佛教意义治疗学与佛教的诠释学的治疗学的理论和实践模型,这是未来相当值得投入的工作。。。尝试开拓佛教的生命关怀与心灵治疗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之领域,还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页240)。赖构建的仍然是个超越的模式,对日常心理和行为层面的操作阐述甚少。

•    1.禅修心理整合疗法(MIIT)

•    理念与技术:将禅修和心理疗法(精神分析和认知行为等)在理念和技术两个层面上有机整合。

–  在理念上,禅修指向自在解脱的精神境界(本来面目),而心理疗法则旨在使人的个人、家庭、社会、职业等世俗功能和关系最优化。

–  在技术上,静观呼吸、思绪和情感的禅修方法与通过言行外露、宣泄和修正的心理技术互为补偿,相得益彰。

•    2.禅修与心理疗法各自的特点

•    禅修的基本特点:

–  止观 (《童蒙止观》)

–  观息 (MIIT 初级)

–  观妄心--来不迎去不送 (中级)

–  观真心--能所不二 (高级)

•    心理咨询(精分与CBT)的特点

•    精分

–  重幼年分离、个性化;

–  让无意识转化为意识;

–  从个体内心动力学到社会文化学派。

•    CBT

–  把认知错误的修正和行为训练并举,认定情感障碍随之自然得到调整

–  MBCT(正念认知疗法):my thoughts are just thoughts or facts, but not me.

•    3. 禅修与心理学的互补

•    禅能给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什么?

–  荣格的积极想象技术 (active imagination)

–  Mark Epstein (1995): meditation offers relief rather than just insight; no-self experience uproots narcissism to achieve a greater satisfaction.

–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 MBSR, ACT, DBT)

•    Spiritual by-pass? 心理学认为“精神超越”是回避尚未解决问题时的不成熟的超越。(John Welwood, 2002)

· 心理疗法如何补偿禅修?

–  丰满佛教禅学欠缺的成长阶段理论  (Engler: being somebody before nobody); Erikson’s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朱彩方, 2012)

–  缓冲禅宗高竣的路径 (MBSR and MBCT )

–  修通过去:回忆,重现,修通 vs 平常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净慧, 2005)

–  4. 基本运行模式和目标

· 基本运行模式:

–  坐禅

–  无意识升转为意识

–  洞见问题根源或线索

–  文字,形象或行为发露

–  分析,联想,治疗(个案),成长

–  训练纠正习惯性不良思维和行为(家庭作业)

–  坐禅。

•    目标

•    通过禅修、透过无意识和意识的转换来提醒你正视自已、发现莫明烦恼或困扰,然后再去处理它,修通它,放下它;培育既能胜任世俗生活(家庭、社会和职业)又能不离淳朴自在的精神家园的人格。倡导正念平常心,契合人间佛教、生活禅,现代、后现代生活方式。

•    5. 案例

•    结果(案例)

–  李女士坐禅见姥姥。愧疚落泪

–  B女士:不见观音见满达拉佛像。需要高大安全

–  G老师:头疼哭泣。工作烦心事。

–  美国男士:静坐观恋爱纠葛。有新看法。

–  英国女士:鹰飞高空。工作压力太重,要自由。

http://blog.sina.com.cn/caifangzhu for more)

•    6. 体验?

•    坐禅(给无体验着提供基本要领指导)

•    表达、梳理

•    咨询、分析、宣泄、成长。。。

  References 参考书目

•    Engler, J. (2003). Being somebody and being Nobody: A reexamination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self in psychoanalysis and Buddhism. In J. Safran (Ed.), Psychoanalysis and Buddhism: An unfolding dialogue.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

•     Erikson, E. H. & Erikson, J. M. (1998). The life cycle completed (extended version). New York: Norton and Company.

•    Epstein, M. (1995). Thoughts without a thinker: Psychotherapy from a Buddhist perspective. New York: Basic Books

•    Segal, Z. V., Williams, J. M. G. & Teasdale, J.D. (2002).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        therapy for depression: A new approach to preventing relapse.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     Welwood, J. (2002). Toward a psychology of awakening. Boston: Shambala.

•    Zhu, C.朱彩方 (2012). Ordinary Mind:Meditation Initiated Integrative Therapy. In Thomas Plante (ed.), Religion and Positive Psychology: Understanding the Psychological Fruits of Faith. Pp. 159-176. Santa Barbara, CA: Praeger

•    净慧。(2005)。《中国佛教与生活禅》。宗教文化出版社

•    赖贤宗(2009)。《佛教诠释学》

•    智者。(?)。《童蒙止观》。中华书局

•    朱彩方。(2012). 中国大陆佛教咨询初探。 收入黄夏年主编的《第二届黄梅禅宗文化高峰论坛文集:生活禅研究2 》,第378-389页。中州古籍出版社。 中文。

•